保罗.C.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保罗 劳特伯(1929-2007),美国化学家,被誉为“磁共振成像之父”。他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2年于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劳特伯于1971年首次提出利用不均匀磁场标记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坐标来成像并于1973年获得第一个磁共振成像实验结果,这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他也因此被授予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了激励中国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劳特伯教授将获得的诺贝尔奖牌和奖章赠送给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同年,以其命名的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成立,中心创始人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梁志培教授。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致力于建立一个国际化一流水平的研究单元,推动生物医疗成像技术创新、系统和装备研发及生物医学应用。